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威宁马铃薯的 “蹦极”之旅

    信息发布者:谢作云
    2017-06-20 10:44:55   转载


    2017-06-19 编辑:SONG y.c 威宁广播电视台

    文章来源:威宁每日新闻

    文章作者:叶启伟 陈武帅


    三膜马铃薯种植基地



     

    在马铃薯基地内开展病虫害防治
     

     2800年前,马铃薯是印第安人的“丰收之神”,是人们餐桌上喷香的口粮;400多年前,她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让亚洲成为马铃薯最大的主产区;300多年前,马铃薯来到威宁,威宁成为中国南方最早种植马铃薯的区域之一,威宁马铃薯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2008年,因常年种植160余万亩马铃薯让威宁成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如今,上升为国家第四大主粮的马铃薯在威宁这片独特的土地上不断书写着辉煌……

    从“传统种植”到“种薯大县”,从“卖土豆”到“卖产品”,从“生活薯”到“致富薯”,从“土疙瘩”到“黄金豆”,威宁马铃薯产业不断升级,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扶贫效益不断凸显,实现了小土豆的 “蹦极”之旅。

    “蹦极”之一:
    产业发展,从“种植大县”到“产业强县”


         “乌蒙六月好风光,蓝天白云羊满坡。山歌好比春江水,洋芋开花连着天。”初夏时节,走进威宁广袤的大地,随处可见上万亩的马铃薯花海开遍高原,在灿烂的阳光下随风招摇,一首首奔放的山歌里也洋溢洋芋花的清香。

            据《大定府志》记载,大约公元1735年以前,威宁就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经过多年的发展,“威宁洋芋”从麻洋芋、草果洋芋、乌洋芋等品种发展到现在的威芋5号、青薯9号等高淀粉型、低淀粉型、鲜食型、加工型、兼用型及早、中、晚熟等180多个品种。

           历届中央、省委领导对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都给予高度评价,并希望威宁将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全面发挥马铃薯的经济效益,扶贫效果,推进威宁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威宁积极响应政策及人民群众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加快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的推广,迅速推动了马铃薯产业发展。

           2016年威宁总产鲜薯约260万吨,总产值超过40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县之一。目前,威宁已建成的脱毒网室及中心组培室,年生产马铃薯原种100万粒,建有原原种扩繁基地和原种扩繁基地,全县脱毒种薯种植面积达80余万亩。

           高原遍开洋芋花。近年来,威宁认真落实农业部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总体要求,有力推进了马铃薯产业的迅速扩展,着力打造南方最具特色的马铃薯生态品牌。威宁马铃薯产业经历了从自给自足到规模扩张、从产业培育到产业升级、从“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到“国家区域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的发展历程。

           目前,威宁马铃薯产业示范园,正着力打造“南方规模最大、科技支撑最强、园区功能齐全、辐射带动强劲”的马铃薯产业示范园;威宁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充分调动威宁现有马铃薯种薯扩繁企业在双龙、迤那、麻乍等适宜区域建设原种扩繁基地,同时引进支持省内外种薯扩繁企业采取“基地 合作社 (公司) 农户”的运作模式,积极打造威宁马铃薯种薯扩繁基地;威宁马铃薯示范样板基地,着力抓好10个万亩连片示范基地,实施10万亩早熟菜用型马铃薯基地建设,推动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精准扶贫开发项目的整合发展,延长马铃薯产业链,提高马铃薯产品经济效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蹦极”之二:

           科学种植,从“卖土豆”到“卖产品”

           在2017年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上,威宁亚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马铃薯种薯、商品薯、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薯片等抢尽风头,受到与会者广泛好评。

         “威宁的马铃薯太有味道了!想不到马铃薯还可以加工成馒头、面条,威宁马铃薯真了不起!” 在威宁马铃薯展区,前来观展人员纷纷前来品尝,由衷赞叹。

           正是由于科学种植,马铃薯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才使威宁马铃薯实现了从“卖土豆”到“卖产品”的蝶变。

           时下,行走在威宁三膜早熟马铃薯种植基地,正从传统产业种植思维意识里走出来的农民,尝到科学种植马铃薯的甜头,幸福的笑容喜上眉梢。

           早熟马铃薯“三膜”覆盖栽培技术引进威宁,奏响了一曲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欢歌,开启了威宁马铃薯种植的新时代。项目区利用盖地膜,上小棚、搭大棚、铺滴管等设施,提高温度和湿度,保证马铃薯的正常生长,错开马铃薯上市季节,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是威宁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的典型。项目建设第一年,早熟马铃薯按平均亩产2500 公斤,平均市售价格2.4元/公斤,亩产值达6000元以上。

           目前,威宁依靠现代农业新技术嫁接传统栽培方式,使全县马铃薯良种覆盖率达到80%,为打造南方种薯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1年在威宁草海泰丰现代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园,设计年产5000万粒的原原种,目前已投入生产。走进该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扩繁基地,在一间间日光节能温室里,工人们正忙着浇灌透水、移栽种苗,相互间配合默契,每道工序做得细心到位。

           2016年中农发马铃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精准扶贫项目引进马铃薯全粉、淀粉、薯条系列,该项目全年可加工马铃薯鲜薯100万吨,年产5万吨马铃薯雪花全粉、净菜20万吨、薯条3.5万吨。

           在亚洲规模最大的马铃薯科研组培基地,工人们培育出了优质的脱毒马铃薯种薯。该种薯基地还配有农技服务中心,联合有关肥料、植保、技术、食品加工等方面的核心企业,提供种药肥、农机、农技、收储等覆盖种植全程的一条龙套餐式农业综合服务业务,以及马铃薯生产的贷款和保险等业务,着力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发展平台,全程保障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

           据悉,威宁规划到2020年发展马铃薯种薯100万亩,产值将达50亿元,建设中国南方马铃薯基地;发展早熟马铃薯基地50万亩,产值将达40亿元,继续推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提质上档。

          “蹦极”之三:

           产业扶贫,从“生活薯”到“致富薯”

           在海拔2400余米的炉山镇发乐村,至今还流传着“达发百草坪,洋芋满屋堆,荞麦洋芋度春秋,要吃包谷饭,要等婆娘坐月子”的民谣。 

           马铃薯曾是这里村民生活的“主粮”,上世纪90年代,发乐里有户人家的女儿远嫁浙江,其女婿与女儿回家作客,小住几日便急着要走,问其原因,其女婿哀叹:“左顿洋芋,右顿洋芋。上顿洋芋坨坨,下顿坨坨洋芋。实在不习惯呀!”

           过去,马铃薯还真有些抬不起头,是贫困的代名词。如今,她却完全可以骄傲的昂首挺胸。炉山镇发乐村曾经是一块贫瘠的土地,这几年当地群众却依靠种植“马铃薯良种”等产业,开启了脱贫致富的大门。文大爷一家曾经是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户,自从流转土地搞起马铃薯种植以来,不但脱掉了贫困的帽子,生活还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他家每年种植马铃薯收入达5万多元,家里盖起了小别墅,添置了高档家具,家用电器应有尽有,成为当地响当当的马铃薯致富大户。

           产业升级,让威宁马铃薯从“生活薯”变成“致富薯”。威宁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永军,带领当地农民将种出的马铃薯运往广东、广西等省外大中城市等地销售,有效带动群众致富。   

           2008年,马永军带头创办了威宁南方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及销售,商品薯规模化种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取得了省级马铃薯种薯生产和经营许可资质,目前社员达1008名,拥有注册资金500万元。2012年,南方马铃薯合作社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如今,威宁马铃薯不仅是群众餐桌上的主粮,还通过产业升级、科学种植,良种培育等,让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偿到了甜头。每年在购销旺季,全县有近万人参与代收、分拣、包装等工作,有100多名经纪人参与马铃薯购销工作,培养了一批致富能人,带动了当地餐饮、商贸、流通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2016年,威宁马铃薯种植面积165万亩左右,其中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110万亩,占66.7%,全县各乡镇(街道)均有种植,经测产统计,平均单产1787.4公斤,总产量294.92万吨,总产值达到39.81亿元。在威宁农民人均纯收入7643元中,马铃薯贡献了1690元,贡献率达到22%。马铃薯成了实施精准扶贫,决胜脱贫攻坚最有力的武器。

           目前,威宁马铃薯产品开始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方面发展,从粗淀粉到精淀粉再到全粉、变性淀粉和马铃薯休闲食品。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运输业、包装业、肥料企业、饮食业、畜牧业和加工企业的发展。

           在马铃薯主食化加工技术推广中,威宁将研发的马铃薯主食化产品如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马铃薯米粉等产品进行推广,投资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大中小型企业互为补充,高中低档产品同时开发的加工格局正在形成。

         “我们一直致力于优化马铃薯种薯、加工专用薯和鲜食薯区域布局和种植结构,形成制种、种植、加工、流通产业集群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到202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总产量将突破400万吨,精深加工鲜薯量达40万吨,总产值将达100亿元以上,威宁正全力打造全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大县和薯制品加工强县。”威宁农牧局负责人信心满满。

          “蹦极”之四:

           品牌打造,从“土疙瘩”到“黄金豆”


           在五里岗街道白岩社区三膜早熟马铃薯基地, 薯农卯昌举高兴地说,三膜早熟马铃薯不仅上市早,还因为品牌效应价格高,每市斤可买到2元以上。

           品牌是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如何在产业化路子上提高威宁马铃薯品牌的“含金量”,扩大影响力,是威宁马铃薯产业崛起的破题之作。

           目前,威宁全县马铃薯高淀粉型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形成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威宁芋3号、威芋5号、会-2号、合作88、费乌瑞它等个品种,在麻乍、草海、雪山、小海石门等马铃薯重点种植乡镇建立了马铃薯原种扩繁、一级马铃薯种薯、脱毒马铃薯种薯等基地。

           2009年12月,“威宁洋芋”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毕节农特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零”的突破;2014年9月18日15时,首趟“西南货物快运”列车搭载两节车厢120吨“威宁洋芋”,缓缓驶出草海火车站。这标志着草海到成都,草海到重庆马铃薯专列正式开通,为“威宁洋芋”顺利出山开辟了新渠道。

            品牌化战略举措,让马铃薯从不起眼的“土疙瘩”变成抢手的“黄金豆”。

            如今,威宁马铃薯利用电商平台成功走出深山,“威宁洋芋”地域商标已获国家工商局批准并授牌,“南方薯宝”、“威雪”、“威宝”、“东丽”等叫响了威宁马铃薯的品牌,提升了马铃薯种植的附加值,让薯农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目前,威宁采取招商、合资、合股、联户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马铃薯龙头企业,开发马铃薯高新技术,提高加工转化能力,全县有淀粉加工能力在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2户、主食化加工2户;威宁生产的“威宝”“东丽”牌淀粉在同类产品中,市场走势较好,在国内外已有一定的知名度。

         “马铃薯不仅是威宁种植面积最大的传统作物,还是威宁在推进脱贫攻坚、助农增收致富工作中重点培育的主导产业。我们始终把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之策,走出了一条稳固长效的产业扶贫之路。”毕节市政协副主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波如是说。

           马铃薯之花一年比一年开得茂盛。预计到2020年,威宁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生产原原种4亿粒,建立原种基地2万亩,一级良种基地15万亩,二级良种基地83万亩,总产量突破400万吨,马铃薯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马铃薯产业将不断发展升级并精准扶贫中发挥巨大作用,威宁也将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商品薯生产基地和重要加工薯生产基地。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