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一条光缆一座基站 推开一扇致富大门

    信息发布者:谢作云
    2017-07-15 13:24:07   转载

    贵州小康讯:一条光缆一座基站 推开一扇致富大门

    2017-07-14 编辑:马永光 威宁广播电视台

       来源:多彩贵州网综合

        2015年8月,全国第一个经过认证的村级微信公众号“贵州黎平铜关村”正式上线,村里的各项工作,均通过微信平台展开。此外,村里还活跃着侗歌爱好群、快乐群、亲子交流群等微信群。在铜关村人眼中,网络世界架起了亲情连接、信息连接、财富连接的桥梁。

      这得益于贵州实施的小康讯行动计划,用一个基站,一根网线,将远在天边的万千信息,“拉”到村民们的眼前。

      小康讯实现贫困村通信网络全覆盖

    建设光缆线路

      从2004年的“村村通”工程开始,贵州大力推进农村各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在行政村通电话比例仅6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不足10%的基础上,经过长远规划和多年的建设发展,2006年实现乡镇光纤全覆盖、2007年实现行政村100%通电话。截至2012年底,贵州全省自然村通电话和行政村通宽带比例分别达到96%和63.3%。

      贵州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2020年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互联网+”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资源,是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重要公共基础设施。2013年,贵州启动了小康讯行动计划。小康讯行动计划的实施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快建设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

      小康讯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在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先后为6755个行政村开通宽带,5017个自然村开通电话,实现乡镇4G网络全覆盖,提前两年实现100%行政村通宽带和100%自然村通电话目标。

      2016年,“小康讯”累计投资8.44亿元,完成全省419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通信网络优化,实现信号全覆盖。同时,实施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共在5380个行政村实施光纤网络覆盖工程和4G网络覆盖工程,全省行政村光纤比例和4G网络覆盖比例分别达到73%和89%。

      根据规划,2017年,贵州将新增9000个行政村通光纤宽带,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村通光纤;新增2300个行政村4G网络覆盖,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同时,将为威宁县石门乡、丹寨县排调镇制定并实施贫困村精准覆盖计划,2017年实现其4G网络、光纤网络全覆盖。

      据悉,今年年底,依托便捷的信息通信光纤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大批涉农信息系统不断发展建设。小康讯为实现贵州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推进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协调发展发挥有力的助推作用。

      苗乡侗寨踏上信息高速路

    移动4G覆盖苗乡侗寨,原来山外的世界更精彩

      小时候,贵州榕江县寨蒿镇乌公寨村干部杨再伟和伙伴用妈妈缝衣服的线把两个竹筒连接起来,一人拿着一头,“喂喂”的玩打电话游戏。

      直到本世纪初,村里一户人家花几千元安装了一部座机,村民接电话两元钱一次,打电话两元钱一分钟。

      慢慢地,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用上了手机,但回到寨子里却没信号,要特意过河爬到山顶接打电话。

      由于交通不便,通信不畅,寨中长辈给儿子找媳妇要距村子近,以便大事小事亲戚能帮上忙。择女婿不但要家庭条件好,也要离父母近,生怕一手一脚养大的金凤凰永远飞了。

      2014年,乌公村成为小康讯行动计划试点后,通讯部门在寨子对面山顶安装了信号发射塔,村民接打手机不再跑到山顶,在地里干活的老汉、大妈也用上了手机,想起在外的儿孙就掏出手机唠叨半天。

      “大伙最爱的还是网络,上网查信息、看新闻都方便得很。”侗家妇女龙运兰无事便和亲戚视频聊天,虽然相隔遥远,但能随时见面。

      网络消除了崇山峻岭对亲情的阻隔,也改变着侗家人的婚恋观,如今男婚女嫁,只要互相倾慕,远近不是问题,亲情电话随时打,视频聊天如在一个屋檐下。

      互联网助鸟笼飞出“金凤凰”

    做工精美的卡拉鸟笼

      走进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古色古香的寨门上,高高挂起了串串鸟笼,从寨门到村庄的公路沿途,鸟笼造型的盏盏路灯映衬着远处山头上矗立的巨大鸟笼,给人气势磅礴之感,民间手工艺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用鸟笼做路灯灯罩,是我们2016年的创新之举,可以说我们的鸟笼工艺已不再限于做单纯的鸟笼了。”卡拉村村支书王玉和说,鸟笼灯罩不仅应用到了卡拉村,在黔东南一些传统村落也得到了采用,去年制作的一万只鸟笼灯罩全部售完。

      在小康讯行动计划的带动下,卡拉村全村生产的工艺鸟笼搬上互联网出售,如今卡拉村已由“救济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村”“信息村”。卡拉村传统的工艺鸟笼制作技艺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鸟笼第一村”,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卡拉鸟笼产品销向了全国,销出了国门,畅销东南亚近10个国家。近五年,卡拉村生产销售鸟笼和经营农家乐的总产值就达3000余万元

      卡拉村采取“支部+协会+农户”和“支部+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生产鸟笼。据介绍,目前全村154户就有125户做鸟笼,并且成立丹寨卡拉鸟笼专业合作社。产品深受云南、湖南、上海等花鸟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还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地区畅销。每年卡拉村销售鸟笼15万只,年产值达650万元。

      小康讯助力“黔货出山”

    通光纤后,村级电商便民服务站进入贫困村

      贵州有着优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特色的风物,这个风物就是贵州的特色农产品或农副产品。小康讯行动计划的实施,助推了“乡货进城,黔货出山”。

      去年9月,一则“息烽石硐镇西红柿大丰收,却因没有销路眼看要烂在地里,百万斤西红柿,谁来帮忙‘吃掉’”的消息在息烽微信朋友圈流传。当地政府部门闻讯后,采用电商扶贫义卖方式,以每箱5斤8.8元的拼团价在线上销售,产品上线两天就销售了3000多件1.5万斤。

      石硐镇盛产西红柿,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眼下,正是西红柿挂果成熟的时节。去年,村民范永彪家的18亩西红柿让他忧心忡忡,今年,他再也不愁销路了。

      “有了电商帮忙,我们愁的不是销路。”看着地里红彤彤的西红柿,同为种植大户的前丰村村民夏正荣笑着说,“以前,西红柿烂在地里无人问,现在,却是后悔种植太少不够卖。”

      山村有了光纤宽带,村民们纷纷加入电商行列,在网上推销当地特产,成为电商老板,同时也在网上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据统计,目前贵州村级电商服务站点达6949个。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